我所指的是「介紹朋友」這種行動,多於我要跟你分享我的朋友如何如何......
我認為世界是大同的。除了「多個人多雙筷」這種衣食伙伴,朋友的多寡某程度上也反映你的社交能力。當然,「拎起電話無人可找」不一定有社交障礙,但「舉目皆朋」的也未必是濫交的人。
我喜歡交朋友,因為我好奇。我好奇每個人的背景和習慣,好奇他的小鬍子,好奇她穿了個小洞的黑絲襪,好奇你現在讀我的文字的眼神。
於是乎,曾經以為獵頭公司那一份工是最適合我的。當年從英國回來,第一次面試就到英國保誠保險。第二次面試時,有位梳undercut髮型、穿粉藍色恤衫、結鮮黃色領呔的人力資完顧問坐著,也只是坐著。三個多小時的面試,他一聲不響,幾乎連嘴唇的振動都沒有,我當時還以為自己放洋之後得到陰陽眼,後來才知道他的職責是觀察每一個人的動靜、答話的眼神、聆聽的姿態。面試完成,他對我說「Kenny,你這種人會有好多朋友,是好事。但要當心別人說話的時候,要望著講者,不要四圍目及」,心諗,你梗係咁講啦,你公司做保險架嘛!
即便如此,2年過去我仍然將這句話放在心上,原因不是我自覺有好多朋友,實際是這位顧問當日還看到某美國長春藤大學(Ivy League)的畢業生,居然穿一對新鞋見工卻沒有撇掉鞋底的價錢貼,斷言她為人不夠細心,不要自欺欺人,而我當時四圍目及就是看到對鞋的銀碼和想著同一樣的評語!
所以,我還是認為自己是個很會交朋友的人。(有時,我都不明白自己為什麼要兜個這樣山長水遠的圈去證明些似是而非的特點,anyway,這也是我的樂趣 =P)
至於「介紹朋友」這個環節......聽首歌再講!
曾經在一間 Retainer HR firm 待過一段時間,不喜歡,所以離開了。當然,那雞肋般的分紅和近乎零的底薪都足以磨滅一個成年人的意志,可我其實還是感激當時的老闆們又畫闊了我的世界。
雖然最後我都不能夠苟同他們的看法。
簡單來說,我認為人才是陪養而成的「果」,不是靠關係和手段去截取的「貨」。假如有實力和資源的公司都以獵頭的方式招攬人才,同業中較少的對手又如何「再陪養」新人呢?這是我對商界的不解,故不能夠為自己不盡相信的行業效力的原因。
但現實中我卻樂此不疲的「介紹朋友」,也並沒有想過要將之變成生意。因為這關乎整件事的「質地」問題。
朋友啊,朋友,我一直都想為你們盡一點力,既然我知道一些窿路又何妨告訴你們呢?這是我對「朋友」寫下的注腳,因為生活在「十足競爭力」的香港,好本事總不如好人事,而「關係」除了被販賣和出賣,努力口耳相傳的當個「消息人士」也是我的秘密嗜好,有興趣的話請細細聲跟我交流一下......shuuuuu......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