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是李小龍迷,即便全片的氣氛和調度都像《歲月神偷》(當然敘事節奏還差好幾皮),他都聚精會神了兩個小時。
其實從影片的開端,觀眾們都會知道這是記述武打巨星未成名前的少年往事,那種懷舊的調子也不適合襯托大量的武打場面,更莫說主角李治廷的身手要靠剪接和快鏡幫忙藏拙。
我說這套電影是李小龍小時候的碎屑,因為無論內容和節奏,編導都顯得步步為營。從影片開首的40年代,只以對白簡單交代李小龍的乳名來由,以及年少時的瑣事,當中又不得不多談李爸爸這個人物,因為他對當時叫「細鳳」的Bruce Lee 影響深遠。於是,電影的上半部就落得顧此失彼的下場。我們才開始知道李海泉對李小龍的影響,突然又換個角度去講「細鳳」如何享受他的童年,情懷才剛滲出來,又回到壞小孩回家被爸爸斥責太頑皮的現實。
OK,過了童星版的李小龍(其實小童星的樣貌和起質都像他),終於看見李治廷。老實講,本來他真的有7-8分像李小龍,耐何一放上大銀幕,就扣了兩三分,講真佢真係靚仔過李小龍,但氣質又比真人陰柔多一兩分,加加減減就......有點奇怪囉!
看著報導說Aarif 從未打過交,這樣的宣傳技倆真的不大奏效......就算影片不著墨於李小龍的「武打傳奇」,也不必硬把他拉到少男初熟情竇初開的另一端吧?我同意巨星都曾經年輕和無知,但這些都應該屬於同一個人,而不是人格分裂的一打交就戰神上身吧?
對於李小龍,我們這一代都讀得太少,道聽途說的卻排山而至。或許影片完結之後,我們對巨星一家以及他的少年了解多了,但這些都只屬花邊式的新資訊,就好像飲食節目介紹佳餚時,無啦啦講到烹調用的那隻鑊來自法國一樣,大佬呀,就算真係有幫助,你都講埋點解丫。
整體而言,假如把《李小龍》斬件分段,每段以他的少年往事為題,其實很好看,但一放在一起,就變得鬆散凌亂,更加不要說其他斧痕太多的心機了。
當然,梁家輝和鍾麗緹都演得好,但也只有他們得到足夠的篇幅,其他「看起來」有點性格的還有葉璇,除此之外,我真的只能夠分到李小龍的「家人s」、「死黨s」、「圍著他轉的女s」、「壞人s」,也沒有再多的描述了。
P.S. 為什麼「細鳳」身邊的老友,明明土生土長,大個之後個個都講唔正廣東話,反而中途加入那個 BBC 就一口流利粵語呢?導演又為乜唔講下「細鳳」其實真名係李振藩呢?仲有......點解謝婷婷講野永遠得一個tone 而且個角色咁後生就打 Botox 呢? 佢到底係一個女人定係一個機械人呢?點解李小龍細細個就鐘意機械人呢......
「終有一日,全世界都會要我簽名」 - 李治廷扮李小龍時說過的話 (咁到底係Aarif想簽名,定係李小龍想簽名呢? =P)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